客廳傳來的爭吵聲就像那些偷襲珍珠港的戰機在我耳邊投下無數的炸彈,我的思緒漸漸飄離眼前的課本。母親聽聞弟弟的高中班導師說,弟弟帶著酒味到學校上課、考試屢次零分、多項作業尚未繳交...氣的怒髮衝冠。她開始了她的"苦口婆心",是"唸"抑或是"罵"我已分不清楚;弟弟則是偶爾發出一些聲音,她究竟是"回答"長輩的問題或是"頂嘴"我已不想追究。

     父母害怕孩子偏離正常的軌道與社會脫節,因而以他們認為最好的方式管教兒女,擔憂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他們替孩子鋪出了所謂的"康莊大道",儘管這些或許不是孩子喜歡的,但天底下大部分的父母都不希望看到孩子比別人多走了許多的冤望路。或許方法不適,但我想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

     孩子不希望自己的羽翼被束縛著,渴望著外頭的自由,想要到外頭嘗試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儘管許多長輩用他們的人生經驗來告訴他們結果,但他們相信這次會不一樣,其實誰年輕時不是這樣呢?正所謂"人不痴狂枉少年",就算結果不盡人意,但那些努力過程所留下的回憶都將拓印在青春的扉頁。

     當我們埋怨父母時,不如想想他們也是一邊陪伴著我們成長,一邊學習如何扮演父母的角色,畢竟該如何與孩童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是在學校無法教導的,就算有一些育兒的書籍,但那些理論如何同時套用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呢?他們只能不停地摸索、嘗試,以求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他捧在手掌心的寶貝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家庭教育
    全站熱搜

    臻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